上傳時間:2021-07-27 15:41:15 來源:翰海園林 點擊次數:476次
斗拱用于柱頂、額枋和屋檐或構架間,它的產生和發展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從兩千多年前戰國時代采桑獵壺上的建筑花紋圖案。作為中國古代木架建筑顯著特點之一的斗拱在漢代普遍使用。
宋《營造法式》中稱為鋪作,清工部《工程做法》中稱斗科,通稱為斗拱。
斗是斗形木墊塊,拱是弓形的短木。拱架在斗上,向外挑出,拱端之上再安斗,這樣逐層縱橫交錯疊加,形成上大下小的托架。斗拱最初孤立地置于柱上或挑梁外端,分別起傳遞梁的荷載于柱身和支承屋檐重量以增加出檐深度的作用。
唐宋時,它同梁、枋結合為一體,除上述功能外,還成為保持木構架整體性的結構層的一部分。
明清以后,斗拱的結構作用蛻化,成了在柱網和屋頂構架間主要起裝飾作用的構件。
南充翰海園林古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主營業務為承建仿古建筑,古建木結構、景觀木結構、園林綠化、山水景觀制作等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