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傳時間:2021-04-14 11:11:27 來源:翰海園林 點擊次數:639次
4月,生機勃發,萬木爭春。新區10項鄉村振興及現代農業重點項目集中開工。近年來,蘭州新區積極布局建設國家現代農業公園、現代農業示范園、生態循環養殖園和亞高原現代農業基地等現代農業產業項目,大力發展以現代農業、設施農業、循環農業為主的現代絲路寒旱農業……這些重大項目的開工,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推動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的生動實踐,更是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聚力發展現代絲路寒旱農業,努力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目標、奮力開創新時代隴原鄉村振興新局面的具體行動。
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全面推進現代農業發展
當日開工的10個重點項目總投資近108億元。其中,黃河上游黃土高原生態修復示范項目將生態修復與現代農業、現代養殖業、現代林業相結合,具有重大創新意義和示范意義;現代農業公園開工建設現代絲路寒旱農業博覽園、現代農業田園綜合體、現代農業雙創基地3個核心項目,建成后將成為集休閑農業、智慧農業、科研科普、文化旅游等新業態于一體、全省最大的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現代農業園區;蘭州天欣現代畜牧業繁育養殖示范基地和已開工的中天羊業生態示范園項目,將成為全省生態循環、種養屠宰加工結合的推廣示范基地;全域美麗鄉村人居環境整治項目完成后,將實現新區25個保留村美麗鄉村全覆蓋;水阜河蓄洪及生態治理、石門溝水庫及南部生態輸水管線連通工程項目將進一步完善新區湖庫連通體系。
這些項目的開工建設,充分體現了新區農業生態化、生態園林化、園林產業化的發展思路,對于加快構建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生態產業體系,助推鄉村振興戰略深入實施、現代絲路寒旱農業快速發展具有重要的支撐作用。
初春時節的秦王川大地生機盎然。在新區,鄉村振興的大幕已拉開,農村創業創新風生水起,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蓬勃發展。
現代農業博覽園,是新區國家現代農業公園規劃建設中的一項。作為一項正在重點推進的項目,國家現代農業公園總占地面積5萬畝,將西岔鎮五村統一規劃、現代農業發展業態統一集中,形成三園六區的現代農業發展格局。
此外,新區禁養區劃定和空間布局調整,以生態循環、種養結合為方向,高水平規劃建設生態養殖園,包括段家川生態循環養殖園、中川賴家坡養殖園、西岔大、小斜溝生態循環養殖園四大養殖園區。
在全力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號角聲中,這些現代農業項目都會在這個春天茁壯成長,為新區高質量發展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 走出一條產業發展新路子 蘭州新區位于黃土高原西北部,屬典型的黃土高原丘陵地貌,低矮的黃土山丘遍布,土層深厚,降雨后水土流失嚴重,生態功能脆弱。 為全面建設生態新區,新區提出建設“黃河上游生態修復與未利用土地綜合開發示范區”的目標,實施新區黃河上游黃土高原低丘緩坡生態修復示范建設項目。項目結合新區總體空間布局及現代農業發展規劃,重點建設區域包括窩窩井、陳家井、漫灣、團莊、峴子、段家川、賴家坡、大斜溝等村周邊低丘緩坡荒灘區域,總面積78000畝。主要通過大規模的土地整理、地貌修復,采取土壤擾動、土壤改良、配套節水灌溉設施等措施,實施經濟林、景觀林、生態林和飼草種植,全面修復生態,構筑綠色生態屏障,使生態建設與現代農業、現代林業、現代養殖業發展緊密結合,構建山、水、林、田、湖、草共生,為同類型區域通過生態修復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創經驗、作示范。 同時,推進農業生態化,在現代農業公園、現代生態循環養殖園等園區同步實施生態綠化,使生態建設與現代農、林、養殖業發展緊密結合,形成山、水、林、田、湖、草共生,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生態產業化體系。結合鄉村旅游發展,推進生態建設規?;?,實施了中川小鎮、晴望川民俗文化博覽園等一批田園綜合體、特色小鎮、生態康養、林下經濟等現代農業新業態。 近年來,新區農業農村面貌發生了深刻變化,實現了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全面轉變,走出了一條具有新區特色的鄉村振興新路子。